首页 设计征集 文案征集 其他征集 征集揭晓 截止倒时 征集论坛
您的位置:创仁企业征集发布网 > 设计征集 > 标志

5000元 南京栖霞山旅游度假区形象标识设计

来源:征集发布网 浏览: 发布日期:2019-10-17截稿日期:2019-11-16
摘要_ 南京栖霞山旅游度假区形象标识设计

“一座栖霞山,半部金陵史”,南京栖霞山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融六朝,帝王,中草药,茶,红叶,宗教,地质,名人等文化为一身。

 

 

 




走过了千年时光,孕育着博大内涵。

为更好地展示南京栖霞山旅游度假区形象,提升栖霞山旅游度假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决定面向全社会公开征集形象标识(LOGO)。

我们,等着你展露才情,等着你一试身手!!

 

征集项目

南京栖霞山旅游度假区形象标识设计

征集时间

投稿时间:即日起-2019年11月16日

评选时间:2019年11月17日-2019年12月6日

征集对象

本次活动面向海内外广泛征集形象标识设计方案,

个人和组织均可投稿。

 

征集要求

1、准确反映栖霞山度假区旅游资源特色,充分展示栖霞山度假区形象和特点,切合栖霞胜景境主题。2、设计要切中主旨、构图新颖、创意独特、简明易记、通俗易懂;视觉形象鲜明、认知度高、寓意深刻。3、该标识将统一应用于栖霞山度假区宣传工作,须有较强的延展性和包容性,延展应用要符合时代气息,富有艺术感染力和视觉冲击力。适合在名片、公函、信笺、宣传品、纪念品、平面媒体、网络媒体、自媒体、市场营销活动、公关推广等多种载体和环境中制作应用。4、全球化,国内和境外市场通用。必须契合国际游客的文化接受习惯,能够在南京栖霞旅游国际国内市场营销战略、各种市场营销活动中发挥作用。5、来稿电子版以JPG格式提交,尺寸A4,分辨率不低于300DPI,注明标准比例和标准色。6、标识设计应写明作品的创作思路、理念和含义。7、标识设计须符合商标注册规范。8、标识设计须为原创,一经发现抄袭等行为,一律取消资格。

 

评选要求

 

1、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组织评审委员会,对应征作品进行评审。

2、评选结果将在2019年12月中旬通过栖霞山官方微信、微博及相关媒体上公示。

 

奖项设置

 

一等奖1名,每人奖金5000元。

二等奖2名,每人奖金2000元。

三等奖5名,每人奖金1000元。

注:

1、以上奖金均为税前金额,以人民币计算。税费自理。

2、参赛团队所获奖金归团队成员所有,团队自行协商分配,主办方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3、若出现相同投稿作品出自不同作者的情形,则主办方以收到时间为依据,确定有效应征作品;投稿时间排序在先的应征作品为有效应征作品。

 

投稿方式

 

1、投稿人采取电子投稿的方式参与征集活动。来稿邮件电子文件名请注明“作者姓名+地址+手机号码”。

2、电子邮箱:qxsbszj@126.com

 

特别声明

 

1、应征的作品设计风格和类型不限,但应符合中国法律和中国社会公序良俗的要求。

2、所征作品如涉及著作权、版权纠纷等法律问题,由作者本人负责。所有应征作品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一经发现,将取消资格,如已发放奖金即原额追回。由此引发的纠纷,其法律和民事责任均由应征者承担。

3、应征作品一经投稿并经评选入围,则视为应征者同意主办单位拥有对参征作品的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商标权),主办单位有权对参征作品进行修改、发表,有权要求应征者被采用的作品按照主办方的要求修改完善,并有权向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商标注册。

4、本次活动不收报名费,所投稿件不退还。

基于以上,我们有很多故事要说给你听

 

 

栖霞山

风光秀丽的栖霞山座落于南京城东北郊,南望钟山,北临大江,六朝时称摄山,是因山中盛产药材,食之可以滋养摄生之故。此山中峰之下,建有栖霞古寺,至今已一千五百余年,名闻遐迩,高僧辈出。

明朝状元焦竑极为推崇栖霞,称“金陵名蓝三:牛首以山名,弘济以水名,兼山水之胜者,莫如栖霞”。自明代以来就有“秋游霞”的习俗,“栖霞丹枫”名列新金陵四十八景,同时,栖霞山也是我国观赏红叶的著名景区。

清代乾隆皇帝六下江南,六到栖霞,在此流连忘返,赋诗百余首,赞为“第一金陵明秀山”。

栖霞山历史文化极为深厚,有六朝、宗教、帝王、中草药、茶、红叶、地质、名人等文化为一身。民间素有“一座栖霞山,半部金陵史”的美誉。

 

 

 

 

 

一.六朝文化

在栖霞寺山后有南京唯一一处六朝佛教石刻遗迹——千佛岩。南齐永明元年(483),著名隐士明僧绍舍宅为寺,称“栖霞精舍”,永明二年(484),明僧绍之子明仲璋与法度禅师在栖霞山石壁上开凿无量寿佛。后龛顶之上突放光芒,传为佛祖显灵,一时朝野震动,声闻遐迩,齐梁贵族纷纷前来凿石造像。齐文惠太子萧长懋、豫章文献王萧嶷、竟陵文宣王萧子良和始安王萧遥光等王公贵族前来栖霞山三圣殿旁开窟造像,大小佛龛依山而建,逐步形成石窟群。南朝梁天监十年(511)八月,临川王萧宏又复加莹饰,绘以丹青,造像金碧辉煌,至梁中大通二年(530)竣工,历时46 年建造而成。千佛岩建造年代略早于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又稍晚于山西大同云冈石窟,素有江南云冈之美誉。1925年 12 月,著名考古学家向达《摄山佛教石刻小纪》中记载全窟区共有大小佛龛294 个,佛像 515尊。1994年 12 月,南京博物馆调查统计,现存大小佛龛250个,佛像520尊。在最近一次调查中有佛龛265个,佛像532 尊。它与明征君碑和舍利塔合称“栖霞三宝”。栖霞山许多传说都与“光”有关,清《同治上江两县志》载:“三圣殿中无量寿佛顶部有珠,光彩射人。”

每年11 月 22 日小雪节气前后,只要天气晴好,可见三圣殿内无量寿佛眉心处光彩夺目,绚丽耀人,一道明亮的光束照在无量寿佛右侧面颊上,后慢慢移至眉心处,又倏而消失,历时近二十分钟,这就是神奇的玄光。如果光线充足,会持续约一周,同时在大寒节气中也会出现。

 

二.帝王文化

帝王文化是栖霞山历史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有秦始皇: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东巡,登临栖霞山;齐高帝:萧道成征召明僧绍为正员外郎,但被明僧绍婉拒;梁武帝:萧衍曾手植六朝松,并派遣僧诠等十人都栖霞寺学习“三论学”,并使栖霞寺成为佛教“三论宗”祖庭;陈武帝:公元556年还未登基的陈霸先(陈武帝)和北齐的军队大战栖霞山,这是有栖霞山有史书记载以来的栖霞山第一次大战;梁元帝:萧绎书有《摄山栖霞寺碑铭》,为栖霞山历史上第一通石碑;陈后主:陈叔宝游历栖霞山,并作《同江仆射游摄山栖霞寺》诗一首;隋文帝:公元601年杨坚下令建栖霞寺舍利塔。唐高祖:李渊改栖霞寺为功德寺,增置庙宇49所。使栖霞寺成为天下四大丛林之一;唐高宗:李治改为隐君栖霞寺,撰明征君碑文并御书栖霞两字;明太祖:公元1392年朱元璋赐额栖霞寺,并沿用至今;清高宗:乾隆帝六下江南,六到栖霞山,五次驻跸栖霞行宫。期间,共题诗119首,书写楹联、匾额50余幅,御碑多通等。

 

三、中草药文化

栖霞山,六朝时亦名“摄山”,《栖霞新志》中记载:“尹先生记云,山中多药草可以摄生,故以摄为名焉。”现哼哈殿之上有清高宗乾隆皇帝御笔的“摄山栖霞寺”牌匾。自古以来,栖霞山中草药资源在南京乃至华东地区久负盛名。汉时,道教传说的三位神仙茅盈及其弟茅固和茅衷兄弟三人便隐居山中采药并炼丹、治病救人和惠济于民,后来山上建有三茅宫以纪念茅氏三兄弟,因此栖霞山最高峰又被称为“三茅峰”。六朝时葛玄、葛洪和陶弘景等医药学大家在山中采药炼丹,并著书立说,明时,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在其子李建元和徒弟庞宪的陪伴下,跋山涉水,历经艰辛来到栖霞山采集太子参、党参和何首乌等名贵中草药材标本,以充实《本草纲目》的内容。

 

 

 

 

四、茶文化

栖霞山北临长江,地理位置优越,森林植被覆盖良好,自然环境得天独厚,具有上千年的产茶史。中唐时,栖霞山与茶文化结缘,“茶圣”陆羽在此采茶、试茶和品茶,宋初徐锴(著有《说文解字系传》四十卷)之子在寺前开设“徐十郎茶肆”茶馆,并有来宾亭且茶客盈门,为南京乃至江南第一座茶馆,据说茶馆里还展示二徐兄弟世代相传的古物。而寺庙僧人借茶悟禅,刮起茶禅文化之风,栖霞山也是江南茶文化的发祥地之一。陆羽,字鸿渐,湖北天门人,21 岁时一路考察茶事。757 年,陆羽在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结识皇甫冉。皇甫冉,10 岁能文,756 年状元及第,是一位多才多艺、怜才重友之士,也是陆羽来江南结交的一位挚友,两人一见如故,成为挚交。758 年,皇甫冉陪同陆羽到栖霞山并寄居寺中。陆羽见这座名刹四周层峦叠嶂,高壑堆云,灰瓦丹墙的寺院在苍松翠竹映衬下显得分外肃穆壮观,遂登上栖霞山顶远眺,但见长江如链绕护石城,翠峰如浪泊涌钟山,山下寺院的磬声不时传来,山间人家炊烟袅袅飘散,感到此地处处散发着灵气,身在此处心胸顿感开阔。陆羽白天上山采茶和试茶,晚上与寺院禅师聊天品茶,有时上山采茶来不及返回,晚上就住山农家,生活虽艰辛,但心情愉快,为此皇甫冉作《送陆鸿渐栖霞寺采茶》诗,反映陆羽在栖霞山采茶时的情景。后人为纪念陆羽在栖霞山的茶事活动题“试茶亭白乳泉”于摩崖并建笠亭,一时成为文人骚客、高僧隐士赏枫品茗和作赋吟诗的雅聚之所,后白乳泉别列为明“金陵二十四泉”之一。

 

 

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号称诗仙的李白寄居栖霞寺,其族侄湖北当阳玉泉寺僧李英(法名中孚禅师)云游至寺,拜会族叔李白并赠玉泉仙人掌茶以求诗稿。李白遂作《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在中国古代茶文化史上,“诗仙”李白在栖霞寺作的这首茶诗,不仅是重要的名茶历史资料,还是中国茶文化发展史上最早“以名茶入诗”的诗篇。

 

(网络图片)

 

 

五、红叶文化

自六朝以来,赏枫、观枫、赏秋和观秋成为一种时尚逐渐流行起来,唐杜牧《山行》诗曰:“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把枫叶的灼炽空灵描绘到了极致,使红叶成为堪与黄菊相媲美的秋韵妙品。至今,全国已形成各具特色的四处著名赏枫胜地:灿烂的南京栖霞丹枫,始于六朝;宁静的长沙岳麓山枫林,始于唐朝;壮美的北京香山红叶,始于元代;妩媚的苏州天平山红树,始于明代。其中尤以栖霞丹枫历史最久远,景观也最美丽。其实,栖霞山就寓意“栖居于云霞山壑之间”,“栖”字有停留之意,而满山红叶,层层叠叠,仿佛是漂浮的红霞随着山峦起伏栖息、停留,蔚为壮观,云蒸霞蔚!清初孔尚任为创作《桃花扇》素材到栖霞山中写下“放目苍崖万丈,拂头红树千枝”的佳作,描写如诗、如画的秋栖霞美景,随着《桃花扇》广泛流传,栖霞红叶也享誉海内外。近几年来,风景区继续扩大红叶树种种植范围,增加种植数万株不同品种的红叶。尤其是2017年年初,风景区力求“虽由人做,宛自天开”的效果,共栽植鸡爪槭、红枫、枫香、榉树、乌桕、美国红栎和中山红等红叶树种 2.6 万株,栽植面积约 24 万平方米。

 

自 2001 年以来,风景区在每年秋季 10 月中旬—12月初,都会举办一年一度的“秋栖霞红枫艺术节”,吸引了大批南京市民和全国各地及海内外游客慕名而来。“栖霞丹枫”则成为“新金陵四十景”之一,“秋栖霞”也变成秋季南京的一张枫红名片,享誉各地。

 

 

 

六.宗教文化

南朝古刹栖霞寺是南京现存历史比较古老,也是规模最大的寺院,创建于南齐永明元年(483),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寺院位于栖霞山主峰凤翔峰西麓,坐东朝西,龙虎二山左右环拥;南象山、北象山拱立寺前,形成天然门阙,山川形势得天独厚,名胜古迹遍布其间。寺院之中殿宇巍峨,于庄严气相之中又不失禅房幽静的意境,实在是不可多得的名山古刹。明朝状元焦竑在《栖霞寺修造记》如此评价:“金陵名蓝三,牛首以山名,弘济以水名,兼山水之胜者,莫如栖霞;古高人胜流,率栖迹于此。”

 

 

 

 

南齐初年,山东平原居士明僧绍隐居摄山,结识了来自黄龙(今辽宁朝阳)的法度大师。明僧绍非常敬重法度大师,在永明二年(484)临终之时,遗言将所居山舍施舍,以奉法度大师,名为“栖霞精舍”,便是栖霞寺的前身。齐梁之际,来自辽东的僧朗法师在栖霞寺弘传三论之学,世称江南三论之祖;之后,其弟子僧诠法师及再传弟子们相继弘扬三论教法,传承道业,使三论宗的教义盛行南朝,栖霞寺因而被尊为佛教三论宗的祖庭。因法度大师曾在山舍为明僧绍讲经,感得山上放光,于是二人共同发愿,在山崖之上开窟造像,历时四年之久,雕造了无量寿佛与观世音、大势至二菩萨像,高大庄严;又因永明六年(488)大佛龛顶放光,惊动朝野,叹为神异,文惠太子与诸王又在三圣殿左右,相继开窟造像,形成了石窟群,号称千佛岩。

隋文帝于仁寿元年(601),下诏令天下八十三州营造舍利塔,诏书中以蒋州栖霞寺为首,栖霞寺舍利塔便始建于此时,全用巨石雕琢垒成,工艺极为精湛华美,是我国著名的佛教建筑艺术杰作。唐高祖李渊改栖霞寺为功德寺,增建大小殿宇49所,楼阁延袤,宫室壮丽,与长安的慈恩寺、荐福寺同为天下名刹;并与山东长清灵岩寺、湖北当阳玉泉寺、浙江天台国清寺并称为“天下四绝”。上元三年(676),唐高宗李治御制《明征君碑》,由著名书法家高正臣书丹,立于寺门之前,以纪念当年明僧绍高隐山间,舍宅建寺之功,同时又改寺名为隐君栖霞寺。

 

 

 

隋文帝诏建的舍利塔,唐高宗御制的明征君碑,与南朝的千佛岩石窟,号称“隋塔唐碑千佛岩”,是栖霞最富盛名的三处国宝,现今都列入了国家重点文物单位,历经千余年而岿然仅存;加之山前寺后尚有许多古人题刻,为栖霞平添了许多的人文之美。唐代高僧鉴真法师于天宝七年(748年)第五次东渡日本,迷失航向,漂流至海南岛,他在登陆北返途中,于天宝十年(751年)途经江宁(现南京),由其弟子灵佑迎到栖霞寺,休养几日后,返回扬州大明寺,重新组织筹备,第六次东渡日本圆满成功。目前在栖霞寺内,供奉一尊鉴真和尚脱袈裟千漆夹塑塑像,它是日本奈良招提寺八十一代森木孝顺长老亲自塑造,一九六三年鉴真和尚圆寂一千二百周年之际,由日本文化界、佛教界联合赠送给栖霞寺。唐武宗会昌五年(845),毁法灭佛,栖霞寺圮废;宣宗大中五年(851),重建寺宇,再塑金身。南唐时,更名为妙因寺,由吏部尚书徐铉书额。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980),改作普云寺。宋真宗景德五年(1008),改为景德栖霞禅寺。宋哲宗元佑八年(1093),栖霞寺又更名为严因崇报禅院,又名虎穴寺。至明太祖洪武廿五年(1392),仍旧赐额“栖霞禅寺”,沿用至今。明代,栖霞寺为京师五座次大刹之首,有殿堂10余座、僧院31房,基址120亩,太祖朱元璋又诏赐赡僧田山1300余亩;辖小刹衡阳寺。嘉靖年间,云谷禅师在栖霞中兴禅道,袁了凡游栖霞,蒙云谷禅师引导,遂改变自己命运,著《了凡四训》流传后世。隆庆万历中,素庵真节法师在山中弘扬华严宗旨,感应多宝塔出现在空中,慈圣皇太后钦赐金缕袈裟并赐金建塔。万历十年(1582),如馨在素庵法师座下出家,为求戒律,从栖霞出发,步礼五台山,归来后,中兴了律宗。以上三位高僧都是对明朝佛教,乃至今天佛教产生深远影响的人物。万历廿八年至卅四年,栖霞寺住持明通在“三空法师”僧定与中贵人(宦官)客仲的襄助筹划下,对寺院进行了历时七年的大规模修建,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祖师殿、伽蓝殿、藏经楼、韦驮殿、接引殿、三圣殿、北藏殿、鹿野堂、碧霞元君殿等建筑鳞次栉比,金碧辉煌。明朝葛寅亮《金陵梵刹志》对此有详细记载。

 

 

 

自清世祖顺治六年(1649),觉浪、竺庵、楚源三代禅师对寺院并加修葺。清高宗乾隆帝六次南巡,五次驻跸栖霞行宫,益增殊胜。清咸丰三年(1853),寺院尽毁于太平军兵火,劫后,残存寺屋八间,乃趋萧条。民国八年(1919),镇江金山寺宗仰上人途经栖霞,见其凋敝,应老僧法意和尚之请,住持栖霞,矢志恢复这座六朝古刹,得到孙中山先生大力资助。宗仰上人圆寂后,其弟子若舜禅师继续主持重建工作。

1937年12月,南京沦陷,侵华日军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暴行肆虐,哀鸿遍野,惨不忍睹。寂然法师留守栖霞,得大本、志开二位法师建议与协助,以大慈悲之心,于寺中设佛教难民收容所达四月之久,救护难民23000余人,并掩护廖耀湘部抗战将领安全脱险。为赈济难民,又设法四处告贷募化,多方周旋,忍辱负重,竭力维持。1938年,星云大师随母至南京寻父,于栖霞山寺礼志开上人披剃出家,法名悟彻,号今觉,为临济宗第四十八代传人。剃度后,即进入栖霞律学院修学佛法。

20世纪80年代后陆续对寺院进行维修建,又新建牌楼、山门金刚殿及其他寺院用房,恢复月牙池、明镜湖等景观。1982年中国佛教协会在栖霞寺举办面向全国招生的僧伽培训班,1983年创办了中国佛学院栖霞山分院,为“全国八大重点宗教院校之一”。佛学院培训班至今,已毕业1200余位学僧,其中133位考入中国佛学院继续深造、出国留学者30多位,毕业学僧广布于国内外。

2010年6月12日,瘗藏千年的佛顶真骨舍利在栖霞古寺举行盛世重光大典,通过中央电视台、香港凤凰卫视向全世界直播,产生了广泛影响。2012年4月,佛顶骨舍利迎请至香港、澳门供奉,更使栖霞寺的声名远播海内外。2014年12月,在经过全方位的严谨审核后,栖霞古寺顺利通过“五星级档案单位”综合考评,成为南京首家成功创建“五星级档案单位”寺院。2016年1月22日上午,南京栖霞古寺成功通过江苏省宗教事务局考评小组的实地考核,成为南京佛教首家获得“江苏省五星级宗教活动场所”称号的寺院。2019年是栖霞古寺中兴一百周年,在方丈隆相大和尚带领下,全寺僧众坚持爱国爱教,荷担如来家业,肩负弘法利生的神圣使命,精进道业,弘法不辍,以佛教的慈悲与智慧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绍隆三宝!

 

 

七、地质文化

天开岩是栖霞山独特的地质地貌,就是栖霞山特殊地质的代表。距今四亿年前(可能更早的时候),栖霞山根本没有山,而是一片无边的海洋。大概到了距今一亿八千万年前,伴随着一次较为强烈的地壳运动,出现了最初的宁镇山脉。不过,当时的山势要比现在高大得多,而且陡峻,山麓下还没有浩荡的长江,只是多急流险滩。距今7000 万年前到现在,栖霞山处在风化侵蚀阶段,山石逐渐被风霜雨雪雕琢,山涧逐渐被溪流切割加宽。自从300 万年前长江从栖霞山脚下经过后,就更显雄姿焕发。栖霞山整个山体主要由石灰岩和砂岩组成,在地质学上是我国二叠系下统标准地层“栖霞组”命名地,1932年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将这一地层重新厘定为“栖霞灰岩”,它以浅海相含燧石结构的灰岩为主。1932年,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和朱森来到栖霞山进行地质调查并绘制1∶5000 的《栖霞山地质图》。由国立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所绘制的《栖霞山地质图》中用不同颜色标注“冲积层、第四纪、白垩纪、侏罗纪和二叠纪”等地层年代,同时用不同线段符号标出“断层线”和倾角小于25 度以下的“逆掩断层”。另图中还有“走向及倾斜和动植物化石”等符号标识。谈到栖霞山地质宝藏就不能不说钟乳石奇观了。有葡萄状和树根状,呈乳白色与淡黄色,还有黑白混杂色,有透明和半透明的。钟乳石一般生成于天然溶洞之中,但形成钟乳石的条件非常苛刻,栖霞山可以溶解产生溶洞的石灰岩分布范围较广,在地表能有如此大面积的钟乳石在南京很少见。同时,闻名遐迩的栖霞石也盛产于栖霞山,明《素园石谱·栖霞石》记载:“至正间(1341—1368),钱惟善先生游江东,获奇石。峰峦秀润,上有古篆文,曰:栖霞。心异之,作供几上。每神游期间,便有世外之想。因仿东坡雪浪斋故事,名其室曰:栖霞山房。勒铭壁中,永标奇赏。”可见,早在元末明初,栖霞石已作观赏之雅。

同时在千佛岩、天开岩、桃花涧等区域,还有许多的摩崖石刻,如:南唐语言学家“徐铉、徐锴”,明代状元朱之蕃所题“三圣殿”以及人生几度到此山、只知六朝不只松、醒石、千古名岩、天开岩、白乳泉试茶亭等摩崖石刻百余处。

 

 

 

 

 

八、名人文化

栖霞山的历史文化能发扬和传承到今天,主要是历朝历代的名人慕名、游历到栖霞山和栖霞寺来,从而形成了诗文等耳熟能详的佳作和精品。有据可查的历代名人有一千多位,著名的有:

1.江总:多次游历栖霞山,并著有《游栖霞寺》等诗六首。

2.刘长卿:诗1首。著有《栖霞寺东峰寻明征君故宅》。

3.顾况:诗2首,著有《摄山》、《栖霞山》。

4.鉴真:于第六次东渡日本前曾小住于栖霞寺三天,将中国的中医药、建筑等传统文化传播到日本。

5.高正臣:书写明征君碑碑文。

6.高越、林仁肇:重修隋舍利塔为石塔。

7.王安石:诗1首,著有《和栖霞寄照庵僧云渺》。

8.王世贞:诗2首,著有《题摄山舍利塔》、《千佛岩》,著有《游摄山栖霞寺记》。

9.袁黄:在栖霞山天开岩与云谷大师参禅悟道,并在晚年创作《了凡四训》,与《曾国藩家书》共称为“一书一训”,著有《圆通精舍募田碑记》。

10.董其昌:著有《栖霞寺五百罗汉画记》,题碑额多处如《定照庵记》。

11.李香君:秦淮八艳之一,明末清初避战乱于栖霞山葆贞庵之中。

12.孔尚任:孔子第64代孙,曾到栖霞山拜访张怡,了解李

香君与侯方域的爱情故事。诗1首、著有《白云庵访张瑶星道士》,并创作“桃花扇”。

13.于成龙,清初两江总督,手书栖霞寺内“三会殿”。

14.朱彝尊:诗4首,著有《曲信宿乃还为行者之各纪以诗予得四首》。

15.尹继善:下令修建栖霞山乾隆行宫,诗4首,著有《初冬

偕诸同事游摄山和袁子才韵》其二至其四,《再和袁子才游摄山韵》其二至其四。

16.袁枚:诗7首,著有《同张芸墅入摄山投宿鹿泉庵作》、《赠

庵僧尔霞》、《晓登千佛岩至万松庵坐云木相参阁分赋》、《大殿外古银杏歌》、《白云庵》、《春雨桥》、《天开岩观佝偻碑》、《登最高峰》。

17.林则徐:诗1首,著有《题梁吉甫(逢辰)摄山诗境图》。

18.端方:清末两江总督,在栖霞寺周围栽植侧柏百余株。

19.蒋介石:1928年5月携夫人宋美龄游历栖霞山。

20.于右任:游历栖霞山。

21.刘敦桢:修复舍利塔。

22.林森:游历栖霞山。

 

 

 

九.江河文化

清代诗人袁枚诗云:“宫殿忽藏云世界,江帆齐出水西东”。栖霞山位于长江南岸,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自古以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在山北侧远眺,但见长江如虹似带,船舶上下络绎不绝,长江四桥横跨在江南与江北,蔚为壮观,江对岸绿树成碧,连绵起伏,不远处为江中丽岛八卦洲,长江两岸景色,尽收眼底。《诗经》中诗云:“江之永矣,不可方思。”充分描写和感叹江水滚滚长又长,划着筏子难来往的情景。眼前滚滚长江东逝水,又让人联想起当年宋金黄天荡古战场战火的硝烟和金戈铁马的嘶喊之声,感怀于当年秦始皇横绝东南和扫空万古的豪迈与壮志。看长江之上百舸争流,顿感视野开阔,心旷神怡,让人流连忘返。史载:1405 年 7 月 11 日,著名航海家郑和第一次下西洋,率领约两万八千人,大船 60 余艘的庞大船队,从南京的龙江宝船厂出发。在顺流而下途径栖霞山时,这位航海家、外交家专程来到栖霞寺进行出海前的祈福活动。我们可以想象,60 余艘庞大的船只在栖霞山长江流域穿过时的场景和壮阔威武的大国形象。

 

 

 

 

 

 

 

十.栖霞山非遗文创小镇

栖霞山非遗文创小镇先后延请国内外大师亲自主持小镇设计,同时吸引多家国内顶级设计院参与规划设计工作。小镇将全过程突出小镇的生长性,谋划严格遵循上位规划的生长性,策划从小镇的厚重底蕴提取历史的生长性,规划高标准小镇设计,遵守小镇肌理的“生长”性。建筑设计上,充分考虑小镇的个性,重构小镇历史变迁,山野构筑、禅意古居、现代居所、景观设施、佛家建筑、千年商街、现代商业共同构建小镇的混搭建筑风格。同时小镇未来将通过水系、桥、廊、码头、塔、古树名木等历史元素的保持,留存小镇历史记忆。

 

 

小镇包括栖霞老街、栖霞广厅、三论宗法坛、中国佛学院栖霞山分院、栖云山房禅修主题宾馆等项目。

结合栖霞山的资源文化和用地规划情况,还规划了邮轮码头、颐养小镇、度假小镇项目。

 

 

栖霞山邮轮码头受益于长江航道疏浚工程,可规划停靠5-8万吨级海轮。码头建成之时,栖霞山的邮轮上可达长江三峡,下可通五洲远洋,真正实现通江达海。栖霞山还规划了航站楼、滨江酒店、主题公园、企业拓展中心、主题演艺等项目。

 

颐养小镇项目迎合市场需求,发扬栖霞山中医药文化,规划了养老公寓、医养综合体、医护转训中心等项目。

度假小镇规划有三千间客房,辐射万达茂、华侨城、仙林大学城等地区,是紫东地区,最大规模的度假酒店群,将发展度假、会议、奖励旅游等产业。

这些项目建成,将大大促进宁镇扬一体化,促进紫东地区发展,栖霞山将成为紫东地区江海枢纽,文化交流枢纽。

 

我们期待您的参与!

更多详情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南京栖霞山”及

新浪微博账号“南京栖霞山风景区”。

(更多点击:征集标志

https://mp.weixin.qq.com/s/g7XWcmpK2PDN-asFrFJNLw
大赛答疑请加微信zhengjifabu或扫描二维码,qq交流群2235644949

工业产品文创设计赛群:569085097
标志广告语征集赛群:499797200
大赛咨询微信:zhengjifabu
关于我们 | 广告合作 | 服务案例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手机:18012620402 / 18915616443 QQ:2235644949 邮箱:zhengjifb@sina.com
Copyright © 2021 创仁企业征集发布网 苏ICP备18007333号-1
苏州创仁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