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文化旅游主题宣传口号及形象标识征集结果新闻发布会
新闻发布
2019年11月8日,鞍山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了鞍山文化旅游主题宣传口号:“红色钢都 玉美鞍山”,并发布了鞍山文化旅游LOGO。
为贯彻落实市委“四产融和”一体化发展战略,适应新时期、新形势下鞍山文化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打造“鞍山文化、鞍山精神、鞍山品牌、鞍山形象”,满足大众文化旅游及全域旅游时代对我市文化旅游品牌形象的新要求,全面提升我市城市影响力和吸引力,提高全社会对鞍山文化旅游的关注度,2019年3月28日—2019年6月30日,我局组织开展了“鞍山文化旅游主题宣传口号及形象标识征集活动”。
此次征集活动采取了网络征集和定向征集相结合的方式,共有427人参与,征集有效主题口号13277个,形象标识33个。
通过开展“鞍山旅游主题宣传口号及形象标识征集活动”,不仅提高了社会公众对鞍山文化旅游的关注度,有效提升了我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也征集到了符合当前鞍山市文化旅游发展需要,彰显鞍山市旅游区位优势和独特魅力的主题口号及形象标识。
鞍山文化旅游形象标识
一、标识整体质朴简约、刚柔相融、动静相生,线条流畅富有动感。字母趋势线的变化组合,把鞍山的钢铁文化、岫玉文化、千山文化、温泉文化交融诠释,充分体现鞍山推进文化、旅游、体育、健康四产融合一体化发展战略。
二、中间红色图形A,型似钢板,代表有着"共和国钢铁工业的长子"之称的鞍钢红色钢铁文化,以孟泰、雷锋、王崇伦、郭明义、李超等为代表的鞍钢英模文化,是鞍山独有的城市灵魂和特有的城市名片。A也代表着鞍山是一座“城在山中、山在城中、青山秀水、群山环抱”的优秀旅游城市。
三、斜侧立体的S,体现着以红山文化玉猪龙为代表的鞍山岫岩玉文化在中国历史文化长河中的重要历史地位和广泛影响力,2000年岫岩玉还被中国国宝玉石协会评为中国国石第一候选石。S也代表鞍山的“母亲河”——南沙河穿城而过和独特的温泉文化,成为鞍山流动的灵韵。
四、祥云,代表着新时代鞍山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发展。
五、AS(A—青山、S—绿水),不仅代表着鞍山是一座山水之城,也代表鞍山市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动城市生态旅游高质量发展。
红色钢都 玉美鞍山
红色钢都:
鞍山,因“钢”而立,因“钢”而兴,因“钢”而荣。鞍山冶铁文化历史长达2500多年,铁矿资源储量占全国的四分之一。鞍钢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恢复和建立起来的第一个大型钢铁企业,被誉为“中国钢铁工业的摇篮”、“共和国钢铁工业的长子”,为国家经济建设和钢铁事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从1956年至1978年,鞍钢积极落实党中央“不仅出钢材,而且还出人才”的号召,先后选派12万名优秀的干部、技术人员、工人支援包钢、武钢、酒钢、邯钢、攀钢、水钢、宝钢等钢厂建设。鞍钢自1948年7月9日投产以来,创造出一百多项“全国第一”,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炉铁水在鞍钢炼出、第一根重轨在鞍钢问世、第一根无缝钢管在鞍钢诞生。鞍钢是鞍山的立市之源、文化之根、发展之基、成长之本,鞍钢人在火红的年代奉献出火红的青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为鞍山这座钢城赢得了“钢都”的美誉。
鞍山是一座传承着红色基因的英模城市、英雄城市、光荣城市。新中国成立以来,鞍山涌现出各类英雄人物和全国劳模、先进生产者、“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万多人次,是全国同级别城市中人数最多、影响力最大的。鞍山是共产主义战士雷锋的第二故乡,是“雷锋精神”的培养地、蕴育地,雷锋精神在鞍山代代传承。“一座钢城,两代雷锋”,全国道德模范郭明义被誉为“当代雷锋”,是新时代学习实践雷锋精神的优秀代表。“高炉卫士”孟泰是新中国伊始工人阶级的榜样,他“跟着共产党,棒打不回头”,爱厂如家,无私奉献,艰苦奋斗,代表着新中国第一代工人的忠诚、骨气、志气。王崇伦是新中国青年工人技术革新的典型,研制出“万能工具胎”,1年完成了4年工作任务,在抗美援朝军品生产中做出重大贡献,被誉为“走在时间前面的人”。李超是改革开放时期全国一线工人技术创新的代表,先后获得国家发明专利5项、专有技术4项、国际发明展览会金奖1项,被国务院授予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15年1月14日,李超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钢铁文化是鞍山独有的城市历史、城市印记、城市名片,英模文化是鞍山的文化灵魂、文化内涵、文化特质、文化标识。新时代我们必须挖掘、提炼、传承、讴歌鞍山红色英模文化基因,全力构建具有鞍山文化、鞍山元素、鞍山特色、鞍山体验、鞍山情怀的文旅产品体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叫响“红色钢都”品牌。
(更多点击:征集发布网揭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