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总结、提炼、弘扬南展区人民的优良品质和精神风貌,进一步激发奋进力量,凝聚推动高质量跨越发展的精神动力。现面向全社会公开征集反映南展区人民优良品质和精神风貌表述语。具体事项如下:
3月5日至3月15日。
全区各部门、单位,各镇、街道、办事处,社会各界人士。
1.深植历史、立足现实。充分体现南展区历史人文积淀和传承,紧扣时代特征和现实需求,充分反映南展区人民特有的优良品质和精神风貌。
2.观点鲜明、引领未来。具有鲜明的导向作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吻合,富有号召力、充满正能量,激励人们积极向上、奋发有为。
3.独具特质、广泛认同。充分结合南展区的特色优势,彰显南展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个性和魅力。
4.响亮得体、简单明了。表意准确、简洁响亮,便于理解、识别、记忆和传播,引导外界深入了解南展区,进一步提升南展区对外形象。字数一般不超20个字。
表述语征集评选按照社会征集、专家论证、会议审定的程序进行。从征集的表述语中评选出5—10条入围作品,给予一定物质奖励。
投稿作者填写《“南展区人民优良品质和精神风貌”表述语征集表》(附件2),发送邮箱klhhnzq@163.com,联系电话:0546—2582078。
1.稿件要注明作者的真实姓名、通讯地址、联系电话等。
2.投稿作品应为原创作品,一经采用版权归征集方所有,征集方有权进行修改使用;若出现版权、著作权纠纷等法律问题,责任由提交者自负。
3.作品如有内容相同或相似,以收到时间为准,取先投稿者。
热忱欢迎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本次征集活动,踊跃投稿。
附件:
1.南展区情况介绍
2.“南展区人民优良品质和精神风貌”表述语征集表
中共东营市垦利区委宣传部
2022年3月4日
南展区情况介绍
一、南展区规划背景及建设过程
南展区位于垦利区西部,为东营区、垦利区和利津县的交界位置,是由黄河右岸大堤和黄河南展大堤合围构成的梭形狭长地带,呈西南东北方向分布,总面积123.3平方公里(垦利境内96平方公里),长度约40公里,两大堤之间的最大距离约6公里。黄河流入东营境内后,河道急转折向东北,进入了长达30公里的“窄胡同”,河道堤距多为1公里左右,最窄处的小李险工段仅有460米。夏季洪水经常涨满河槽,带来险情,冬季一旦冰凌卡塞,水位陡涨,险情更大。1963年及1968年胜利油田在黄河南、北岸发现石油资源,石油开发、当地经济建设、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与黄河安危的关系日益密切。为从根本上消除窄河道引发的凌洪威胁,1971年9月,国家水电部报经国家计委批准,正式开工建设黄河南展宽工程。自1971年10月动工,历时9年,由惠民地区12个县和地区水利专业队24万余人次先后参与施工,到1978年底完成主体工程。1979年6月,黄河南展区村庄迁建工程完成。
二、南展区内群众的三次安置情况
在工程迁建过程中,广大人民群众识大体、顾大局,为保障黄河安危、黄河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胜利油田开发建设,展区内群众无私地奉献出了土地,离开了家园,全部搬迁到了划定的临黄大堤狭小房台上居住,并为展区建设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为建设黄河南展宽工程,展区群众房屋由各家自行拆迁,旧砖瓦木料,靠车推牛拉到6米高的房台上。旧房拆除了,新房未建起来,只有临时打干棚、住地屋子。南展区房台村地形狭长,每个村除主街宽约6米外,其余的胡同仅有2米宽,狭窄的胡同仅能通过一辆板车。随着人口不断增加,搬迁时人均居住面积只有6平方米,有的户一家三代住在一个院内。展区内长期存在的宅基地狭小、住房简陋、生产条件落后等矛盾和问题日益突出。为改善展区人民生产生活条件,东营市、垦利县将展区建设作为民生工作的重点,不断加大扶持力度。利用2年时间完成展区内47个村庄的房台拓展任务,淤积房台24处,拓展面积7944.6亩,完成投资8248.2万元。2013年9月,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推进城镇化进程的意见》,加强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提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推进城镇化进程。2013—2020年,实施房台村搬迁改造工程,其中,垦利展区内建设胜坨镇胜利、大张、宁海、张东、辛庄社区及董集镇杨庙社区6个社区,垦利街道西尚村整体搬迁至城镇。新建社区离最远的改造村仅3公里路程,既照顾了群众种地等生产生活需求,又让大家记住了乡愁。
附件2
识别下方二维码
下载表格
《“南展区人民优良品质和精神风貌”表述语征集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