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谨文化”文创设计大赛
关于曹谨文化
曹谨是河南省沁阳市一位为开发台湾、保卫台湾做出贡献的历史人物,更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英勇奋斗、爱国为民的杰出代表。对曹谨生平事迹的发掘和宣传,对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奋斗精神,提供了生动的教材。
在2022年恰逢曹谨诞辰235周年之际,面向全校师生征集作品,开启曹谨文化创意之旅,传承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
★创作主题
曹谨文化文创。
★征集时间
2022年5月15日至2022年5月31日下午6时
★作品形式
形式不限,工艺不限,设计方向不限,尺寸不限。
★参赛要求
1.作品一定要积极乐观向上。
2.要求原创,鼓励创新,杜绝抄袭,需附创意说明。
3.参赛者应保证其对参赛作品所使用的音乐、图片、字体、视频、肖像等有完整的权利或经合法授权,不会侵犯第三人的权利,否则由此造成的一切责任及损失均由参赛者自行承担。4.凡不符合要求的作品,将被取消参赛资格。
★参赛费用
一律免收参赛费。
★提交方式
1.纸质类作品(剪纸、手绘等),将作品原件交给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参赛选手对作品拍照备份)作品原件请在5月21-22日及5月28-29日下午3点至6点提交至知行楼237办公室。
2.电子类作品,请将文件或高清照片(标注清姓名、学院、班级及50字左右的作品简介)发送到活动邮箱(1948762086@qq.com)。
3.联系人:
活动负责人:聂家玥(联系方式:15539792051)张泽伊(联系方式:18530688310)
“非遗财金”公众号联系人:吕若曦(联系方式:18836934395)
★奖项
一等奖:2人 唐宫夜宴文创手办+曹谨纪念馆文化套盒
二等奖:3人 敦煌文创-书签礼盒
三等奖:4人 中国风珐琅胸针
★声明
本次活动主办方享有对作品进行推广、宣传使用、公开展览等权利。
本奖项最终解释权归活动主办方所有。
★主办单位
河南财政金融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中心
河南省沁阳市曹谨纪念馆
★承办单位
河南财政金融学院大学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
“非遗财金”公众号
曹谨(1787-1849 年),亦名瑾,字怀朴,号定庵,清怀庆府河内县(今沁阳市)人。曹谨自幼失怙,家道贫寒,在慈母的训勉之下,胸怀大志,发奋读书。嘉庆十二年,年方弱冠参加乡试,“即以第一人举于乡”,得中解元。主考官陈寿祺对他非常赏识,特为其赋诗,称他是“神驹”、“天下奇才”。但屡试礼部未中,后以大挑一等分发直隶。曾历平山、曲阳、饶阳、宁津、丰润等知县。道光十三年拣发福建,署将乐,改闽县兼福州海防同知。道光十七年调任台湾凤山知县,道光二十一年擢升淡水厅同知,道光二十五年辞官归里,道光二十九年病逝于怀庆府城,享年63岁。
曹谨一生为官30年,所至之处,兴利除弊,除暴安良,“吏畏民怀,颂声大起”。其一生的辉煌时期在其后半生,最突出的贡献在台湾。道光十七年(1837年)曹谨被调至台湾凤山时,正遇大旱,“饥民遍地,盗贼纷起”。曹谨到任后即巡行境内,问疾苦,查盗贼,赈饥济贫。实践使他深刻认识到:“弭盗莫如足食,足食莫如兴水利。”济贫治标,只有兴修水利,使其旱涝保收,人民才能安居乐业从政之余,他带领随从翻山越岭查找水源,拟定治水方略。同时集乡绅,召巧匠发动全县士民捐资出力,共开渠塘,筑埤修圳。经两年的苦干,共掘圳道44条全长120多公里,成为台湾境内最大的水利工程。《台湾通史》等书赞曰:至此凤山“收谷倍增,民乐厥业,家多盖藏,盗贼不生”。台湾知府勘察后大加赞赏,为表彰曹谨的功绩,将其命名为“曹公圳”,并为其刻立了一千多字的“曹公圳记”碑,现仍立于凤山曹公庙内的曹公纪念亭内。
道光二十一年,曹谨因政绩卓著,擢升淡水同知。当时正值鸦片战争爆发之际,英军攻陷厦门,伺机进犯台湾。曹谨上任后,首先查保甲,编户籍,继而整顿军队,操练乡勇,并交各路义首,申约联庄。使淡水境内人皆为兵,共抵外侮。为加固海防,他带领军民修炮台,筑城堡,并将沿岸凡可泊船的地方皆用沙袋填堵,又购置旧木船装载巨石沉塞次要港口。同时在厅治外围,挖深壕,筑木城以利战守,为抵御侵略做好了一切准备。道光二十年八月至二十二年正月,英军曾三次派军进犯台湾,三次攻打的地方均在曹谨固守的淡水境内,由于曹谨准备充分,且审时度势,扬长避短(不与海上交锋),使侵台英军船毁人亡,大败而逃。特别是在第三次打击侵略中,曹谨施计将英舰诱入土地公港,使其触礁搁浅,尔后大炮齐发,猛烈轰击,基本上全部歼灭了侵台英军,成为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我国取得的第一次大捷,沉重地打击了侵略军。道光皇帝览奏大悦,称之“智勇兼施,大扬国威”。曹谨在台期间,还多次不避风险,深入械斗双方的漳、泉籍民之间,陈清利害,解除民冤,消除了械斗之源,使“淡北七百里得安堵”,成为数百年间台湾制止械斗的成功先例。
曹谨莅台,治民宽吏严,力革衙门积弊,他曾榜示署前,要求下属官员不得以任何借口勒索士民,不得私设班房,随意扰民,自此“猾差敛迹,风清弊绝,合境肃然”。
为改变台岛文化落后的局面,他积极发展教育事业,曾多次捐俸修建书院,同时大力普及乡村教育,在乡间增设义塾。他还亲自编教材,朔望(每逢初一、十五)讲授。使淡水地区的文化教育得到快速的发展。
曹谨勤政为民的高尚品德,赢得了台湾人民的衷心爱戴,当他调离凤山时,“士民夹道扶轿,攀辕涕泣,俎饯者数千人",两地文士纷纷作诗填词歌颂曹公。凤山人民感念曹谨的恩德为其建立生祠,每逢其生日,大演梨园,争相祭拜,并将其牌位奉于德政祠、名宦祠。1992年凤山人民又将曹公祠晋升为曹公庙,为曹谨塑制金身顶礼膜拜。淡水人则称曹谨是城隍神,佑护一方的安宁。他们每年都以各种形式纪念这位为开发台湾、保卫台湾做出巨大贡献的民族英雄。
曹谨于道光二十九年闰四月十八日去世,咸丰二年六月二十四日礼葬于城南门外曹氏祖茔内。
曹谨去世后,朝廷加赠朝议大夫,又晋授中仪大夫(从三品),按清律制,曹谨的坟茔按从三品官的规格来建造。葬礼举行时,朝廷派官员致祭,并给予一定量的祭品。墓茔上雕造牌坊及左右两排石像生。
曹谨墓位于沁阳市区南关村南门大街东侧。墓地原为南关村耕地,由于城市建设的发展,现被扩入市区之中。曹谨墓西临南门大街,北为洪道寺街,南有巷道,东接民居。2000年9月25日,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原曹谨祖茔占地2000多平方米,坐北朝南。曹谨墓依祖、父茔南侧建造,墓前有神道近百米,宽约四米,神道南端为一座四柱三间式石坊。石坊匾额上题刻有“圣旨”二字。过石牌坊向北的神道两侧依次有石望柱、石羊、石马等。在文革年代,石坊被拉倒,石雕像也散落它处。墓冢建造较为特殊,是依照南方“柳圈椅”式样建造的,中间为馒头状封冢土堆,墓冢东西两侧至墓后围砌为半椭圆的柳圈式靠背栏墙。曹谨曾在台任职八年,对台湾人民有着深厚的感情,死后其墓冢按南方式样建造,也是曹谨心系台湾人民的一种思想情怀。
近年来,沁阳市人民政府曾三次拨款对曹谨墓进行扩建整修和绿化,征集了部分散存石刻并重新封砌了墓冢。墓冢位于墓园后部的方形平台上,呈馒头状,封土高2.5米,直径6米。墓前立石碑一通,右书“前台湾凤山知县.淡水厅同知”,中间竖刻“清故海疆知府曹谨之墓”。前有神道长100余米。2004年,沁阳市文物局专门邀请河南省文物建筑保护研究中心编制了《沁阳曹谨墓保护规划》。根据规划方案,曹谨墓园保护区北至洪道寺街,西至南门大街,南北131米,东西72米,总面积0.94公倾。整个墓区分为两部分:前为文化广场,后为墓园。文化广场从前至后依次修建牌坊(入口)塑像、文化墙、碑廊、停车场、管理房、公厕等设施;墓园从前至后依次修建和恢复前门、掖门、前厢房、正殿、后厢房、牌坊、望柱、石羊、石马、墓冢和服务接待用房等。对控制地带范围内建筑的修复及新建等作出具体要求;强化曹谨墓园的日常维护,在规划区内划出专门的展览用建筑;展示应坚持完整和真实的原则,全面真实的向人们展示曹谨,达到教育、纪念和参观的目的;展示以纪念曹谨为主题,一切展览均围绕此主题展开;在临街区域建造仿古建筑,作为游客服务中心。将曹谨墓葬保护区营造成一个具有纪念、教育、旅游和休闲等多种功能的文物保护区,使之发挥应有的作用。
曹谨是一位为开发台湾、保卫台湾做出贡献的历史人物,该墓是其长眠之地,保存着较为丰富的文物,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它为研究曹谨生平业绩,宣扬曹公精神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曹谨更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英勇奋斗、爱国为民的杰出代表。它不仅是物质的载体,也是精神的载体,它对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奋斗精神,提供了生动的教材。
曹谨在台湾的巨大贡献,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台湾人民每年都举办纪念活动。2003年高雄地区举办了声势浩大的“曹公文化节”,两岸豫剧名流同台演出“曹公外传”,在台湾各地引起轰动。同时又在中山大学举办了海峡两岸曹谨学术研讨会。台湾人民在非常情势下,大力宣传曹谨的功德,充分反映了台湾人民的心声,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领土。因此,曹谨墓是台湾同胞举行“祭曹”活动的重要场所,它对于开展两岸经济文化交流,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此外,曹谨墓为研究清代官吏的葬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