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晋江市农业农村局正式公布了晋江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标识Logo及特色农产品包装设计征集活动评选结果。经过两个多月的征集和多轮严格评审,活动主办方遗憾地宣布,金奖空缺。

一、金奖(空缺)
经专家评审研究决定,因参赛作品未达到金奖的设计要求,故金奖空缺。

二、银奖(2名)
获奖者分别是厦门思明艺登广告设计和章云途,他们将分别获得2万元的奖金和荣誉证书;
01
厦门思明艺登广告设计
02
章云途
上下滑动阅览





三、铜奖(3名)
获得者是孙海江、姜建军、曾元贵,他们将分别获得1万元的奖金和荣誉证书;
01
孙海江

上下滑动阅览

02
姜建军

上下滑动阅览




【设计说明】
1.作品以晋江的“晋”字为基础展开设计,同时融入晋江山海浪花、闽南燕尾脊古建筑、晋江特色农产品(“衙口花生”“晋江胡萝卜”“金井鲍鱼 龙湖鲈鱼 )等元素,整体上体现了晋江农特产品 区域公用品牌的地域特点。
2.作品融入了山海绿色设计,体现晋江农特产品绿色健康、生态特性。花生 鲍鱼鲈鱼 胡萝卜造型设计,体现了晋江农特产品的品牌产业特色。整体上体现“生态农业·品质晋江”主题特征和晋江乡土人情和农产品特色以及晋江海洋文化、闽南文化魅力。
3.logo内涵丰富,创新独特,构思新颖,色彩明快,设计简洁、明了、大方,适合以多种方式在各类场合进行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形象宣传和展示。
03
曾元贵

上下滑动阅览




四、入围作品(10名)
获奖者是张呈洁、李逸秋、赵传兴、邓杰夫、王强、王祥龙、谢怀勇、温州黄奇品牌设计、廖展锋团队、李建芳,他们将分别获得1000元奖金。
01
张呈洁

上下滑动阅览








02
李逸秋

上下滑动阅览





03
赵传兴

上下滑动阅览





04
邓杰夫
05
王强
【设计说明】
晋江优品:以闽南红砖古厝轮廓线+藤编纹理(非遗技艺)结合晋江生态自然特色;形象的展现晋江“生态农业·品质晋江”主题;作品求积极向上、蓬勃有力,富有晋江特色、闽南风格。
1. 衙口花生包装设计
主题概念:「千年古法·粒粒生香」
结构设计
- 仿生蜂巢盒型:六边形蜂窝结构(抗压强度≥15MPa),底部嵌入防潮硅胶垫
- 模块化分层:3层抽拉式隔层(带独立透气孔),适配不同规格花生容量
- 环保材质:外盒采用竹纤维复合材料(降解周期≤6个月),内胆为食品级甘蔗渣模塑
视觉语言
- 主视觉:航拍花生田大地艺术(金色渐变底纹)+ 古厝红砖肌理边框
- 动态插画:内衬水墨晕染二十四节气花生生长图谱(春播-夏长-秋收-冬藏)
- 功能标识:
- 濒危鸟类警示贴(包装内置二维码链接生态保护故事)
- 碳足迹标签(标注生产运输全链路减排数据)
文化融合
- 闽南符号:盒角镶嵌镂空古厝燕尾脊剪影
- 非遗技艺:外盒表面压印藤编纹理(模拟传统花生晾晒竹匾肌理)
2. 晋江胡萝卜包装设计
主题概念:「阳光之芯·脆嫩鲜甜」
结构设计
- 呼吸式透光盒:顶部开窗采用ETFE膜(透光率≥90%),底部为瓦楞纸支撑结构
- 可伸缩托盘:蜂窝纸板折叠设计(节省空间50%),适配零售陈列与物流运输
- 抗菌内衬:纳米银涂层PE膜(保鲜时效延长3天)
视觉语言
- 渐变色彩:橙红渐变主色调(Pantone 1665C)+ 白色留白
- 动态图形:
- 外盒激光雕刻胡萝卜生长曲线(根茎发育X光扫描成像)
- 内衬AR触发点(手机扫码可观看机械化采收全景视频)
- 功能标识:
- 冷链运输温控指示贴(变色范围2-8℃)
- 儿童营养膳食建议卡(B族维生素含量可视化图表)
文化融合
- 地标植入:包装背面嵌入安平桥矢量线稿(抽象化处理为装饰纹样)
- 农耕谚语:外盒侧边烫金印刷闽南农谚(如「惊蛰种萝卜,赛过肉和油」)
3. 金井鲍鱼包装设计
主题概念:「海上黄金·臻味传承」
结构设计
- 双层恒温舱:外层玄武岩纤维保温箱(24小时保温4℃±1℃)
- 独立气柱袋:每个鲍鱼配定制硅胶托架+惰性气体填充
- 可拆卸礼盒:中式锦盒造型(展开为鲍鱼烹饪指南桌布)
视觉语言
- 深海意象:渐变群青色(Pantone 2995C)+ 银箔质感触点
- 数字艺术:
- 外盒AI生成的鲍鱼壳肌理全息投影(光栅印刷技术)
- 内衬AR互动:扫描可见鲍鱼深海捕捞VR场景
- 功能标识:
- 原产地溯源区块链二维码(绑定海域GPS坐标)
- 金属质感食用期限警示标(温度敏感变色油墨)
文化融合
- 海丝元素:包装暗纹提取宋代福船帆影与泉州刺桐港航海图
- 匠心工艺:外盒锁扣采用惠安石雕榫卯结构微缩版
06
王祥龙
07
谢怀勇

08
温州黄奇品牌设计







09
廖展锋团队









10李建芳

据了解,举办此次征集活动是为了提升晋江市农业品牌知名度,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推动晋江农业品牌化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产业升级。此次活动自启动以来备受瞩目,社会各界创作热情高涨,踊跃投稿,主办方共收到到投稿作品100余组,经过初步筛选,符合条件的作品共56组,再通过网络投票和专家评审,评选出以上获奖作品。